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90周年。1931年12月11日,新華社的前身紅色中華通訊社創辦《紅色中華》報。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機關報,《紅色中華》報在中央蘇區發行量最大時達四萬多份。讓我們翻開當年的《紅色中華》報,從中感受革命老區90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。
革命老區迎來“時尚之變”
1934年9月8日,《紅色中華》報刊發了題為《募集廿萬雙草鞋慰勞紅軍》的報道,號召蘇區群眾在10月10日前制作完成20萬雙草鞋。在當時的艱苦條件下,蘇區群眾日夜趕制草鞋,為紅軍長征提供堅實保障。
90年來,蘇區群眾傳承先輩艱苦奮斗的精神,大力發展手工紡織業,在于都縣形成紡織服裝產業集群。近年來,乘著沿海產業轉移的機遇,于都縣不斷優化營商環境,完善基礎設施,吸引眾多企業前來投資設廠,推動當地紡織服裝產業提質升級。
老區工廠里的“機械律動”
《紅色中華》報曾刊載中央紅軍兵工廠突破經濟封鎖,自制洋鋼的報道。90年后,當年蘇區所在的贛南老區承接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,搭載攝像頭的設備“摸黑作業”,自動識別二維碼抓取物料,AGV搬運機器人沿著預設路線穿梭自如……瑞金率先擁有全省為數不多的“黑燈工廠”。
阡陌小鎮里的“煙火之歌”
《紅色中華》報曾刊載,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關于工商業投資條例的決議,決議旨在保障和鞏固個體工商業以及百姓的利益。90多年后的今天,當地政府也制定了許多保護個體工商業的決策。
2024年元旦前夕,象湖里文化創意街區盛大開街。開業當天,商販楊九生家的梅菜扣肉餅一天營業額高達萬元,拔英鄉的酸水豆腐、壬田鎮的豆干、日東鄉的芋餃……街區引進150多家商鋪,阡陌小鎮再現“煙火之歌”。
記者:郭杰文、余剛、胡晨歡
【糾錯】
【責任編輯:王中慶】